社交电商怎么运营?
互联网时代的社交活动日趋普遍,微博、微信等成为人们社交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微信生态为依托,利用这一巨大的流量属性实现了电商的升级,后电商时代也迎来了一种新的电商模式—社交电商。
*社交电商是红利的新风口,也是零售的新趋势
社交电商基于社交方式传播,通过社交的方式能有效帮助商品触达消费者,并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强社交关系提升交易转化率,刺激用户消费,形成消费闭环,运营效率更高;且社交电商的购物圈是沿着社交工具中熟人关系链拓展的,由此可以实现购物信息的即时推广,实现用户的“裂变式”扩张,并带来更多的流量;社交电商平台的粉丝一旦关注了公众号或者商城平台的时候,商家可以通过后台发布优惠信息或者促销活动,及时推送给客户,让有需求的客户可以第一时间参与活动。
基于这样的优势,内容型、社区型、分销型、团购型模式的电商各自展现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,那么社交电商是怎么运营的呢?
1. 定位目标人群。
根据自己的产品和店铺的风格定位目标客户和人群。如拼购型社交平台针对价格敏感型用户,推出个性化弱、普遍适用、价格较低的商品;会员制的社交电商针对有分销能力及意愿的人群,主推有一定毛利空间的商品;社区团购针对家庭用户,主推复购率较高的日常家庭生活用品;内容类社交电商针对易受KOL影响或有共同兴趣的人群,推出的商品品类也因人而异。
2. 圈粉。
借助微信这一拥有大量公域流量的平台,用内容圈粉,并建立自己的社群,将公域流量中的适合人群转化为自己的私域流量。
3. 进行场景化营销。
朋友圈、微信公众号、小程序二维码、APP链接都可以帮助商家进行场景化营销。
4. 将流量变现。
运用拼单、秒杀、限时抢购、优惠卷、免单等对用户有强烈吸引力的字眼可刺激粉丝的消费欲望,提高订单量,从而将流量变现。
5. 用户裂变。
通过场景化营销和一些特色活动可促进用户将平台、店铺、商品等分享给好友,扩大私域流量,实现用户裂变。
6. 提升粉丝与平台的粘性。
获得流量是平台建立之初的重要内容,但流量的保持也影响着平台是否能够长久生存发展。平台需要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保持用户的活跃性,避免被用户遗忘。